宝安疾控提醒您:当心!这对“好兄弟”最近很猛,专爱挑5岁以下娃“下手”……

通讯员:李晶晶

夏天到了,有一对“好兄弟”又开始“冒头”,让不少新手妈妈闻风丧胆,它们专挑5岁及以下的小朋友下手,让小朋友发烧、长疱疹、喉咙痛、呕吐,让托幼机构停课关班,它们就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接下来一起来了解,怎么把这对恼人的“好兄弟”,拒之门外。

宝安疾控提醒您:当心!这对“好兄弟”最近很猛,专爱挑5岁以下娃“下手”……

识别早期重症病例至关重要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很少引起严重并发症,但手足口病有可能发生重症。3岁以下的小朋友出现以下特征,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家长们要警惕,及时带娃就诊。

1.持续高烧不退:体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异常:频繁呕吐;四肢抖动、抽搐;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3.呼吸异常: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困难。

4.循环功能障碍:面色苍灰、出冷汗、皮肤出现花纹,心率增快等。

一旦小朋友们感染,如何护理?

1.注意隔离:二摸:摸额头是否高烧、皮肤是否发冷;二看:看精神是否萎靡不振、肢体是否颤抖抽搐;与家中其他儿童减少接触、避免外出,直至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

2.发热要进行降温退热处理:要监测好体温情况,发热要及时进行降温退热,增加宝宝的舒适度,可以用温水擦浴。禁止酒精擦浴,不推荐冰水擦浴!38.5℃以上建议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3.注意观察病情: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若孩子频繁高烧、进食少、小便减少、烦躁、抽搐等说明容易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就诊或复诊,手足口病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4.合理用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病毒所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病毒类药物治疗。服用抗生素无效还会引起自身菌群紊乱,应遵从医嘱,合理用药。

5.饮食护理:患病期间,孩子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应以流质、易消化为主,并及时补充液体。

6.口腔护理:可以用温凉开水或淡盐水漱口,可使用开喉剑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等减轻口腔患处疼痛。

不同场所如何预防?

居家场所

1.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 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勤洗手: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儿童前、替儿童更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

3.勤消毒、晒太阳: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4.勤观察:早晚探摸儿童额头,如有发热要测体温;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同时留心观察儿童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盖等是否有疱疹或斑丘疹,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5.减少聚集: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疫苗接种:EV71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接种程序为接种2剂,至少间隔4周,为了能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建议孩子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托幼机构/学校

1.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学生和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学生和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复课。

2.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3.做好清洁消毒,各类场所(如教室、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保育室、宿舍、教研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定期对衣物、被褥等阳光暴晒。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应增加消毒频次。

4.加强健康宣教:每学年开学后应组织全校或全园教职工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通过广播、液晶屏幕播放和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学生与幼儿健康知识教育。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