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光合作用基础研究获重大突破首次解析大麦关键结构

与浙江大学联合团队最新以饲用/食用大麦为研究材料,在光合作用基础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首次解析了大麦叶绿体中环式电子传递路径中的关键结构——专业称为PSI—NDH的高分辨率结构。

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完成的这项重要基础研究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线发表。。

他表示,本次研究通过解析大麦叶绿体的一项高分辨率结构,揭示PSI—LHCI中特殊天线亚基和高等植物叶绿体中10个特有NDH亚基的精确位置和结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及复合物组装原理。,据国外媒体报道,卡尔?萨根将地球称为“暗淡蓝点”,但使地球如此独一无二的颜色其实不是蓝色,而是绿色。

根据消息显示,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过程是在一系列镶嵌在光合膜上的蛋白质超分子机器中进行,通过光驱动PSI和PSII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及光合电子传递,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

如此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意义与影响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植物所匡廷云研究员强调,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能量和物质转换过程,是几乎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及调控原理,对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能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都有重大战略意义

她表示,联合团队最新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对深入理解光合环式电子传递调控的机制及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陆生光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饲草及作物光能转化,二氧化碳固定效率及抗逆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新型高效光合膜电子传递线路,优化光合膜能量传递途径,打造高光效和高固碳光合元件和模块提供新思路,为设计高产和高抗逆性的优质饲草及作物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