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获悉,该院数字化种植修复科主任杜良智团队在颅骨固定标记物引导下,通过机器人辅助在腓骨重建的上颌骨上实现了种植体植入。经科技查新,这是世界上颅骨固定标记物在口腔种植机器人领域的首次应用,也是在自体腓骨重建的颌骨上植入种植体手术的首次应用,为更多疑难、复杂缺牙患者及颌面部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患者王先生两年前因颌面部肿瘤切除了上颌骨,使用自体腓骨重建了上颌骨骨弓基本形态。但是,上颌缺失的牙列、无法恢复的咀嚼功能给其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只能吃流食的王先生迫切希望解决牙齿缺失的问题。
经过检查,杜良智发现患者的口腔整体条件较差,无法采用传统的活动假牙修复手段,只能选择种植牙修复。但是,腓骨宽度不足1厘米且厚度不足,用其重建的上颌骨在常规植入过程中可能导致种植体植入深度不足,或出现骨膜穿孔等损伤。
“种植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在腓骨重建的颌骨上精准植入种植体,满足患者种牙需求。但是这一数字化手段的实施需要在患者的牙齿或者颌骨上固定标记物,发挥‘导航’和‘数据中转’的作用,帮助机器人实时识别手术位置,引导钻孔及植入。”杜良智说。
患者的上颌骨已被完全切除,仅有移植后的腓骨和用来固定的钛板,下颌骨由于手术时需张口操作会活动,因此如何固定标记物,成为此次治疗的关键。杜良智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奇进行多次会诊,决定选择最靠近术区且相对安全可靠的颅骨来固定手术机器人工作标记物。
“手术面临两大难关,一是固定标记物的钉子深度如果过深就会伤害脑膜,可能会引发颅内出血;二是使用腓骨重建的上颌骨宽度只有0.7厘米至1厘米,上面还有钛板、钛钉,可用于种植体植入的空间十分有限,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杜良智说。
术前,团队借助数字化手段建立虚拟患者,模拟手术方案,反复验证可行性。手术开始后,团队在患者颅骨外精准固定手术标记物,将术前CT、术前规划、患者颅颌骨位置及机器人机械臂进行了配准标定。杜良智通过机器人实现了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准避开固定腓骨的钛板和钛钉,用时3小时顺利将6颗种植体植入规划位置,为后期修复患者上颌缺失牙列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