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疾控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全面加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新技术手段的日益完善,我国需进一步强化结核病主动筛查,推动关口前移,加强重点人群早发现、早治疗,加速推进终结结核病的目标。
近年来,全国结核病疫情呈稳步下降趋势,发病率下降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我国结核病防治取得积极成效。
在日前举办的“策略技术升级,终结结核病流行有望提速”媒体研讨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表示,耐药、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疫情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我国结核病防控。围绕这些问题,规划从优化服务体系、强化主动筛查、规范治疗管理、加强预防措施、强化政策帮扶、强化社会动员等6个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从“防、治、管”全流程对防治工作提出要求。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仍以因症就诊为主,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副主任张慧介绍,现有监测数据显示,2018至2022年,我国肺结核患者延迟就诊的中位数为29天,而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就诊超过14天的患者延迟率约为60%。除了延迟就诊患者,还有未被发现的无症状结核病患者也会造成结核病传播。
“结核病50%至70%的传播是发生在诊断之前。”赵雁林表示,如果能够尽早发现患者并给予及时规范治疗,将会大大降低结核病在社区中的传播。
此次规划就强调了强化主动筛查的防治措施,提出“加大筛查力度,对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既往结核病患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在筛查中推广应用新技术,在医疗机构以及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疑似肺结核患者首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实践证明,主动筛查能够减少诊断延迟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结核病的社区传播风险。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李进岚介绍,2023年,贵州省将“一老一小”结核病主动筛查工作纳入省十大民生实事,共筛查257万老年人和144万学生。“贵州省学生报告发病率由2018年最高的10万分之55下降到2023年的10万分之27。”李进岚说。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表示,从国际实践来看,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的预防性治疗和系统性筛查具有很高的重合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系统性筛查和预防性治疗进行整合干预,“双管齐下”。
需要注意的是,业内专家指出,在高流行地区进行主动筛查,当下仍存在筛查覆盖面不足、落实追踪与随诊较难、基层筛查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并强化能力建设和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
在强化患者发现方面,“我们要织密医疗机构就诊人群、体检人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地区这‘5张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主动筛查措施。”张慧表示,还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结核病防治素养和医疗卫生机构对结核病的诊断识别意识和能力。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桓世彤表示,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患者主动发现范围的拓展,进一步降低筛查的成本。基于非痰标本的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方法正在研发和评估中,有望用于临床检测,这将能够拓宽检测对象,无论被检测者是否有痰,都可以进行检测。比如目前基于舌拭子标本的分子检查技术相较于痰标本分子诊断技术价格大幅下降,未来这一技术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将大大提升主动筛查的可操作性和成本效益。
此外,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结核病筛查中也将大有可为。“通过AI可以辅助诊断、判读数字化的胸片和CT,可以更精确地划分筛查人群。”桓世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