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

11月21日,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来到中国,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了题为《世界大变局之际: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未来展望》的演讲。现场400多名听众都是来自医学专业的年轻学生。“他们是人数庞大且充满热情的新一代年轻人,也是未来可能引领中国发展的年轻的医学科学家,对此我感到非常兴奋。”11月22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理查德·霍顿说。

专访《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

中国医学科学界的生产力在大幅提高

理查德·霍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十年来,中国医学科学界的生产力在大幅提高。中国研究者在《柳叶刀》系列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最近几年,来自中国研究者的论文质量也有很大提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中国大学的研究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约15年前,国际医学期刊收到的中国研究者的投稿主要专注于基础医学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国在临床实践、人群健康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数量均大幅提升,研究质量也在大幅提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变化。”理查德·霍顿说,“基础医学研究非常重要,但是距临床实践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现在看到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和公共卫生研究的趋势,意味着中国医学科学在国内和国际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医学是世界各国医生的共同语言

理查德·霍顿此次来到中国,是为了出席《柳叶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第九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他对于这两个机构长达9年的合作感到“很自豪”,同时,他也认为两个机构能够合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校长王辰有着共同语言。

“虽然王院士在中国长大、说中文,我在英国长大、说英文,但实际上我们有共同的语言,那就是医学。”在他看来,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的医生,都有着“医学”这个共同语言。“这也是医学的美妙之处,让我们有一种直接联系。”理查德·霍顿说,“这是全世界所有医生的共同纽带,医学可以团结世界。医学的目的是拯救生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这个星球上的人们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志向呢?有这样一群人,在不同的国家接受相同的训练,因为共同的使命而团结起来。人类能为这一共同目标团结在一起,我对此感到欢欣鼓舞。”

通过合作,更好地造福社会

说到未来与中国的合作,理查德·霍顿显得格外兴奋,他说:“《柳叶刀》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继续保持合作,此外,中国还有很多世界领先的大学,我们想和中国最好的大学合作。”

事实上,《柳叶刀》与中国一流大学的合作已经开始。《柳叶刀》与清华大学合作,2018年发布了宫鹏教授领衔的“柳叶刀—清华大学重大报告《健康城市:释放城市力量,共筑健康中国》”;与北京大学合作,2022年发布了赵耀辉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等。理查德·霍顿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柳叶刀》正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讨论类似的项目。“我们希望在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充分利用最好的大学正在开展的研究,更好地造福社会,这就是《柳叶刀》在中国的目标。”

在理查德·霍顿看来,医疗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些影响力最大、质量最高的论文一定是涉及国际合作的多中心研究的成果。“由一小群科学家作为单中心完成的研究可能也很好,但却比较难达到特别好的水平。”理查德·霍顿说,“而多中心的研究,无论是一个国家的多中心研究,还是不同国家的多中心研究,不同团队协作下,一定会有更高的研究成果。科研合作可以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而对于期刊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这样的合作。”

让每个研究者拥有同等的话语权

理查德·霍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作为国际期刊,虽然《柳叶刀》的总部在伦敦,但在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世界各地都有优秀的编辑团队。“这非常令人兴奋,我们可以推动和促进更多国际科研合作。”理查德·霍顿认为,对医学来说,有一个词非常重要,那就是“平等”。“平等”意味着“公平”,意味着来自每个国家的每个研究者都有相同的机会表达他们的观点,他们拥有同等的话语权,他们的声音拥有相同的价值。

“我们希望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些人有机会发声并被听到。”理查德·霍顿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